2013年臺灣紀錄片《十二夜》上映,真實記錄收容所中流浪動物的悲慘處境,以及安樂死的殘忍。上映後不僅引起巨大的迴響,更間接促使2015年立法修訂《動物保護法》,禁止公立收容所對收容動物進行安樂死,使得動物保育的觀念再次受到關注。動物保育觀念的傳遞固然重要,但保育措施該如何施行同樣受到廣泛的討論。在1992年,聯合國環境發展大會於里約熱內盧簽訂《生態多樣性公約》,作為各國實行動保措施的依歸。多數國家主要採用的動物保護措施,都是以此條約為準則所訂立。較常見的保護措施包含設立保護區、建立生物資料庫、查緝非法走私案件、教育宣導等等。但也因為物種數目多、棲地範圍大,保育計畫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,進行長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