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週末,美式賣場裡總是人山人海,許多家庭甚至將逛賣場當成固定的娛樂活動。明明賣場裡的商品多是美式的超大包裝,和臺灣人的消費習慣並不相同,為什麼臺灣人仍然喜歡上門消費呢?這是因為美式賣場對消費者施了魔法,在恢復「理智」前,消費者的推車裡已經裝滿了商品。魔法一:善用「不能吃虧」心理美式賣場雖然物美價廉,但規定需要加入會員才能夠入場消費,且會員費需要每年繳交。消費者產生「都繳了錢,當然要多去幾次」的心理,賣場當然就增加售出商品的機會。此外美式賣場的汽油價格往往低於市價,但想要到他們的加油站消費,也必須先有會員身分。另外,根據報導,美式賣場規定商品的毛利率不能超過14%,遠遠低於普遍業者的30%~5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