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周朝尚未建立之前,周部落的統治者周太王認為,自己兒子季歷所生的姬昌才華出眾,堪當大任,因此決定傳位給季歷,好讓姬昌日後能繼承部落領導之位。太王的長子太伯與次子仲雍深知,若堅持繼承權,恐將引發骨肉相爭,為了家族和平,他們主動讓賢,離開故土,前往東南方的吳地建立新國,這便是後來春秋時期的吳國起源。吳國君位傳到吳王闔閭(音ㄏㄜˊ ㄌㄩˊ)時,國勢達到鼎盛,可以與西方的楚國一爭長短。一日,闔閭對群臣說:「從前我們征討越國時,曾在越國境內得到三柄寶劍,第一把寶劍叫魚腸,第二把叫純鉤,第三把叫湛盧,都是越國名匠歐冶子的作品。這些寶劍配戴時虎虎生威,揮舞時所向無敵,一向都收藏在國庫之中。可是,有一天湛盧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