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111年「校園數位內容與教學軟體」第一次選購名單

產品流水號1031 | 產品序號11112-085

錯位的燃燒:《野火集》的「文明政治學」
本文內容及評量版權歸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。
錯位的燃燒:《野火集》的「文明政治學」
錯位的燃燒:《野火集》的「文明政治學」

1985年出版的《野火集》,為龍應台在《中國時報.人間副刊》專欄文章的合輯,是臺灣1980年代的重要象徵,出版21天內重刷24次,半年內總計出版超過50刷,直到今天,《野火集》仍會在國文課本中出現,更仍在海峽對岸持續受到閱讀與推崇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《野火集》在不同時期中產生了迥異的回響,扮演著非常不同的文化政治角色。在《野火集》中,留美歸國未久的龍應台針對種種的社會沉痾,提出一系列在戒嚴期間堪稱辛辣的批判:他以〈中國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?〉批評時人對都市髒亂、噪音、插隊、環境破壞等不良現象習於忍讓;以「標語國家」諷刺僵化教條的形式主義,以及政府沉迷政治宣傳的荒謬性;以「主僕顛倒」批判市政機構...

作答時間: 15 分鐘
請依據前述文章回答下列問題。
( )1.根據文本,下列何者與本文作者對「文明」的看法相近?
1. 文明指的是整潔、守序、法治、環保等價值,每個社會都應該努力追求
2. 1980年代的臺北市既缺乏氣質、醜陋並且雜亂,是文明程度不足的表現
3. 在不同的脈絡中,對文明的訴求會產生不同的效應,須於歷史情境中考察其意義
4. 由於追求文明將導致居住權的嚴重損失,以臺灣社會而言,可能不適合追求文明
本文內容及評量版權歸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。
作答時間: 15 分鐘
QUESTION
單選題:根據文本,下列何者與本文作者對「文明」的看法相近?
總題數 : 1題
已作答 : 0/1
© 2013-2025 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