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意放在路邊的一張張小木桌,不怎麼整潔的環境,與平價而美味的食物,構成了香港的大牌檔文化。這是屬於香港人的回憶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傳承近百年的文化正在逐漸消失。大牌檔就是在固定地點經營的街頭熟食小攤販,不過要開大牌檔,經營人需要先向政府取得「固定攤位(熟食或小食)小販牌照」。這種經營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,但1940年代才是大牌檔的流行時期。當時正值二戰結束,經受戰爭摧殘的香港百廢待興。加上大量難民從外地湧入,港英政府將經營大牌檔的牌照作為社會福利廣為發放,且優先發放給在戰爭中傷殘或殉職公務員的家屬,或孩子較多的底層家庭,希望讓他們能擁有自力更生的方式。由於申請牌照所需的費用不高,加上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