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恆春半島,隨處可見像是巨大含羞草的樹木迎風搖曳,葉子的下方還垂掛著咖啡色的巨大豆莢。它有一個浪漫好聽的名字——銀合歡,卻是臺灣林地的頭號公敵。銀合歡原產於中美洲熱帶地區,由於其植物特性,目前已擴散到全球各地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,並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列入「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」。臺灣在荷治時期(註1)引進了夏威夷型銀合歡種植,以嫩莖嫩葉作為牛、羊的主要飼料。當時的人們發現,夏威夷型銀合歡還可以整棵砍下作為薪柴使用。因為人們經常砍伐,銀合歡早期並未對野外環境產生衝擊。1960年時,臺灣開始推廣經濟造林,生長快速且木材含量較高的的薩爾瓦多型銀合歡被引進臺灣,作為紙漿的原料。然而薩爾瓦多型銀合歡所製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