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貼機的全名為照相貼紙機,它的前身是美國在1925年左右發明的快照機,快照機用於拍攝基本的大頭照,提供急需證件照片又沒時間到照相館的人。大約於1995年,日本在快照機的基礎上增加許多功能,變成了拍貼機。其後拍貼機在日本、臺灣、香港等亞洲地區流行。消費者將零錢投入機臺之後,不僅可以拍攝大頭照,還能用機臺內建的修圖功能,為照片加上美麗的邊框、特效、文字。拍出來的照片背面附有黏膠,可以貼在日記本或手機外殼上。 1996~2000年間,拍貼機攻占臺灣商圈與鬧區。當時電腦修圖軟體的取得門檻較高,因此能製作出有個人風格照片的拍貼機十分受歡迎。很多機臺還會在消費者修圖時,加上倒數計時的功能,限制修圖的時間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