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田中幾隻鴨子悠遊穿梭,不時甩動著身上的羽毛。這幅景象來自「鴨稻共生」,是臺灣近10年來頗為流行的耕種模式。由於鴨稻共生是在有機農業概念興起後才廣為流行,因此多數人會以為它是一種新興的耕作方式,但其實在1940~1950年代的臺灣,就有人利用鴨子來幫忙耕作,只是過去的模式跟現在不太一樣,比較偏重鴨子的養殖,臺語又稱作「逃冬鴨」。在逃冬鴨的養殖模式中,養鴨人會先將鴨子養到約2~3周大,接著將鴨子放到剛收割完的稻田中,讓牠們去吃殘留的稻作和各種蟲子。此舉不僅省去了鴨子的飼料費用,鴨子留下的糞便還能成為稻田的肥料。而當一處田畝裡能吃的東西都吃完後,養鴨人會將鴨子趕到下一處田畝中。隨著稻作南北收穫時間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