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38年大東亞戰爭爆發。日軍在1942年12月占領東南亞並展開統治,為了交易需要,便在馬來半島、新加坡、北婆羅洲三地發行軍用手票[注釋1]。手票面額從1分錢至1,000元不等,可與當地從英國殖民時期使用的叻幣1比1兌換。這些軍用手票上面的編號有地區之別,例如:菲律賓開頭號碼為「P」、印尼為「S」、緬甸為「B」、馬來半島則為「M」。後面的英文字母表示第幾版印製之意。10元的軍用手票上因為印有香蕉樹圖案,故又被稱為香蕉票。圖1:香蕉票10元如今在馬來西亞提到香蕉票,除了說明馬來西亞經濟史上貨幣的使用更迭外,更隱含「不值錢」的意思。當時香蕉票的出現,是為了應付戰爭時期的經貿需求,並倚賴軍政府的政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