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111年「校園數位內容與教學軟體」第一次選購名單

產品流水號1031 | 產品序號11112-085

與惡的距離:米爾格倫電擊實驗
本文內容及評量版權歸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。
與惡的距離:米爾格倫電擊實驗
與惡的距離:米爾格倫電擊實驗

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納粹德國因戰爭罪、種族屠殺罪、反人類罪等多種罪名,在國際軍事法庭上接受了一系列的審判。但當主要的政治領袖皆被定罪後,人們發現「誰是共犯」越來越難以界定,如果只是一個服從命令的士兵,該不該被視作參與大屠殺的兇手?一個善良的人,真的會因為服從,執行違背良心的命令嗎?1962年,耶魯大學心理學者米爾格倫(Stanley Milgram)設計了一場簡單的實驗,試圖解答這個問題。首先,他模擬出電擊室的場景:在一個封閉的房間內放置一張電擊椅,外面的人可以透過大窗戶看見、聽見電擊室內的狀況,控制電流的儀器也在房間外面。參與實驗的志願者抵達現場後,會與另一名志願者配對,一個人扮演「老師」,...

作答時間: 15 分鐘
請依據前述文章回答下列問題。
( )1.米爾格倫實驗的研究動機是什麼?
1. 軍事法庭是否有權定罪指揮官
2. 士兵服從命令是否應視為罪行
3. 被審判的士兵是否經過充分調查
4. 納粹領袖們的命令是否違反人性
本文內容及評量版權歸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。
作答時間: 15 分鐘
QUESTION
單選題:米爾格倫實驗的研究動機是什麼?
總題數 : 1題
已作答 : 0/1
© 2013-2025 品學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