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有過以下疑問,究竟輔導老師、心理師、身心科醫師有什麽不同?如果我有情緒困擾,又該去找誰?以下就讓我們用圖表的方式,來看看他們的相異處:上述部分內容並非僵化區分,例如實際上的服務單位、對象和內容,會依照受訓練者的偏好與專業領域有所不同。身心科(有時又叫做精神科)醫師不單單負責心理的狀況,治療過程中,較偏向藉由緩解生理問題來處理情緒問題。例如,對於因為憂鬱症而失眠的患者,醫師會考慮開一些藥物,幫助穩定大腦的機制,降低情緒和睡眠對患者的影響。而心理師並沒有開藥的資格,較偏向陪伴患者尋找自我的價值,探索憂鬱的過程,討論因應的策略。這4種不同的「師」,並沒有限制哪種症狀該找哪種師,如果你覺得需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