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幾年,新聞越來越常播報臺灣發生淹水的消息,這是因為氣候變遷使降雨強度增加,另外也與城市規劃有關。以前,我們常常用堤防和排水管道等方式防止水災發生。但是,隨著氣候變遷,這些防洪方法已經不夠用了。為了降低災害的衝擊,人們的目標開始轉向「不怕淹水」,意思是即使遇到淹水,人們也能在城市維持正常生活,以及在淹水後,城市能迅速恢復原貌。那麼,怎麼做才能達到「不怕淹水」的目標呢?以下是幾個方法:滯洪池:在低窪地區設置一個儲水空間,讓雨水可以暫時留在這裡,避免城市內的街道和房屋淹水。不過,由於滯洪池需要較大的空間,所以常常和綠地一起規劃。平時滯洪池沒有水時,這塊區域便能發揮綠地的功能。增設綠地:在城市中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