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鳳梨早年多被製成罐頭出口外銷,其中以「開英種鳳梨」為主要的加工原料。隨著人力成本上升,鳳梨外銷的競爭力降低,因此轉為內銷。然而開英種的口味偏酸、纖維較粗,較不受消費者喜愛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了拓展國內市場,培育了不同的鳳梨品種,讓國人越來越能接受鮮食鳳梨,果農也因此提升了收益。除此之外,鳳梨品種多樣化還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,可說是創造了雙贏的局面。經過幾十年的努力,臺灣市面上常見的品種如下所示:品種產期產區特色臺農4號(釋迦鳳梨)3~7月嘉義、臺南、高雄、屏東肉質綿密、纖維少、香味濃臺農6號(蘋果鳳梨)4~5月嘉義、臺南、高雄、屏東、臺東果目淺平、果皮薄、肉質軟而細緻臺農16號(甜蜜蜜鳳...